8月底才在Netflix開播的《D.P:逃兵追緝令》,馬上就擠進前10名,這收視率我也有貢獻到。
本來我超抗拒當兵題材,這跟我的生命經驗一點關係也沒有,以前聯誼時聽到男生聊當兵就直接走開,如果男友老公講什麼「夭洞拐」,我馬上變臉:你給我講中文!
(有沒有女生和我一樣的八卦?)
但耳邊又太多嗡嗡聲推薦我去看,連假嘛,又不出遊又不想煮飯,實在沒有不追的理由。
看完才理解DP熱播的理由。
本戶唯一當過兵男丁一邊跟著看,一邊表示,台灣沒那麼誇張啦,這霸凌也太嚴重。
我立馬嗆:啊不是有洪仲丘案,你沒遇到是你運氣好,我有朋友還真的在當兵的時候自殺,幸好有被救回來。
韓國(以下皆指南韓)大部分的兵都是徵召來的,必須服20個月的兵役(與過去的台灣同),所有身體健全的男子都需要當兵,而許多人也想盡辦法不當兵(這也與台灣過去經驗很像)。
根據統計,自1953年韓戰停戰以來,有大約6萬名南韓義務役軍人服役時死亡,死因包括自殺、槍枝事故與醫療不當,沒有任何一人是死於戰場。(聯合新聞網,2019)
台灣部分,每年當兵人數約14萬,近13年來每年有26人以「自殺」結案(資料來源:國防部)。
由上看來,韓國絕對是當兵自殺率最高的國家。
*
我不想聊當兵,但很想知道男人在面對霸凌或性議題時,到底是怎麼想?
臨床經驗接案的男女比落差一直很大,近期約莫是2:8,來的男性多半年紀都在30歲以下,而且常不超過2次。
關於性傷害,我很少有傾聽的機會,如果他很艱難說出口,我不願意強迫他。
男人最常來找我們的,通常是工作或學業困境,這些話題很無傷,很多人都會遇到,所以講起來也就沒什麼好丟臉的。
我最接近男人私密森林(女人叫花園,男人就叫森林好了)的經驗,排第一就是同志感情,再來就是特殊性癖好,因為涉及道德與法律問題不得不來,少數是家暴的加害人。
這些個案很難保持治療關係,頂多第一次見面才碰一下問題,下次就不來了,最多再給一次晤談機會然後又放我鴿子,可能是因為難以啟齒與羞愧感的緣故。
所以我漸漸學會,在查覺到對方的抗拒時就明講:你必須自己想來,我才幫得上忙,如果不想來我就不約下一次沒關係。改變不一定要在治療室和心理師談,晤談也不是萬用,只是多個參考意見,但如果你決定靠自己,那得更努力才行,因為沒人可以幫你。
通常這樣講還挺管用,要嘛就留下來,我們一起努力面對最黑暗的自己,要嘛就直接結案,節省雙方的時間。
我知道他們不習慣在外人坦露,但那些傷害就會停留在男孩階段,無法進階為成熟無畏的男人。
我快沒招了,男孩們啊,可以告訴我該怎麼做嗎?